做专做强、再创辉煌——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2021-12-10
做专做强 再创辉煌
——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题记:素有“岭南第一山” 之称的罗浮山风景区脚下,有一个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罗浮山牌”水泥为惠州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托起广厦千万间。在国家实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大环境下,这个企业未雨绸缪,以发展粉磨站为契机,完成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众多广东立窑企业自强自立、永续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佼佼者。
“罗浮山牌”水泥始建于1975年,是惠州地区的品牌产品。进入二十一世纪,水泥行业吹起了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号角,“罗浮山牌”水泥也遇到了发展瓶颈。在资金有限、资源短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罗浮山牌”水泥的生产企业—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审时度势,重点发展粉磨站,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利用规模效应,发挥品牌优势,统一生产管理,合理布局设厂,产品辐射惠州、深圳、东莞、增城、广州珠三角东部及粤东地区,遍布全省各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如广惠高速、粤赣高速、东深高速、惠州蓄能电站等大型工程或特大型工程),生产的“罗浮山牌水泥”被授予“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
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在强手林立的夹缝中发展壮大,做大做强水泥业。由一个名不经传的年产36万吨生产能力的小型水泥生产企业,发展成今天年产1000万吨生产能力的大型水泥生产企业,成为广东省粉磨站产能最大的集团企业,并进入了广东水泥产量和销售量前十强。
一个初春的日子,记者在风景宜人的博罗县园洲罗浮山水泥有限公司见到了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的当家人----吴国强董事长,听他讲述了罗浮山水泥集团由小变大,创新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吴国强董事长(左)在接受记者采访
一、稳中求进, 做专做大水泥主业。
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生产能力逐步扩大,企业成功转型升级,集团规模也不断壮大。
第一阶段:稳步发展( 1997年-2002年)。1997年,吴国强创办了民营企业“博罗县罗浮山水泥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博罗县洲际建材有限公司(原博罗县水泥二厂)年产16万吨规模和年产20万吨规模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租赁初期,由于水泥行业处于低谷时期,公司运作相当艰辛,时任总经理的吴国强大胆改革,打破大锅饭体制,健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抓原材料质量和价格、抓好销售工作等一系列措施外,还加大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的力度,自租赁经营的十年间,公司共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在公司管理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了产质量、降低了能耗、扭亏为盈,使租赁经营前只有年产36万吨的水泥生产线发展改造成年产8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为下一步的稳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转型升级(2003年-2008年)。这一时期,公司逐步由立窑工艺向旋窑工艺转型,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同时,公司不断扩张,分别成立子公司,公司规模逐步扩大。
2003年11月28日,在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组建成立“惠州罗浮山旋窑水泥有限公司”,发展国家鼓励的大型旋窑水泥粉磨站,以快速增加水泥产能,利用“罗浮山牌”的品牌效应快速占领市场。公司率先投资11000万建设年产100万吨旋窑水泥粉磨生产线,该粉磨站也是广东省当时第三个年产100万吨的粉磨站之一,具有质量好、电耗低、环保型、大量消化工业废渣、消耗小的特点。 2004年8月,该条水泥粉磨生产线投产,投产后产销两旺,效益较好。根据市场需求,2005年,公司投资5000万元扩建了二期年产100万吨旋窑水泥粉磨生产线,使惠州罗浮山旋窑水泥有限公司达到了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
2004年4月22日,公司又在惠州市博罗县公庄镇投资组建了“惠州国强水泥有限公司”,2006年11月,惠州国强水泥有限公司第一期年产100万吨的旋窑水泥粉磨生产线投产,使公司的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了380万吨,是当时惠州市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2008年底,公司租赁的立窑生产线响应政府号召,淘汰落后的6条立窑生产线。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2009年-2011年)。这一阶段,公司生产能力继续扩大,联合重组当地龙头企业,实施战略扩张,开拓新的产业链,走绿色建材道路,立足做大做强。
2009年,是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年。集团公司根据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精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终止了与“博罗县洲际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租赁合同,成立了“博罗县园洲罗浮山水泥有限公司”,投资2亿多元建设年产200万吨的旋窑水泥粉磨生产线。同年5月,惠州国强水泥有限公司第二期年产100万吨的旋窑水泥粉磨生产线成功投产。2010年,随着博罗县园洲罗浮山水泥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00万吨旋窑水泥粉磨生产线和二期年产100万吨旋窑水泥粉磨生产线的顺利投产,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800万吨的生产规模。
立足“做大做强”,走水泥专业化道路的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扩疆。
2010年,它成功联合重组“惠州市宝湖建材制造有限公司”并占有80%股权,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达到年产200万吨的水泥生产能力。2011年3月,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惠州市惠阳双新水泥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开始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增加大型混压机的一系列改造,使其达到年产20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2011年,博罗县园洲罗浮山水泥有限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的三期年产60万吨立磨矿渣微粉生产线投料试生产成功。至此,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下辖有5个旋窑水泥粉磨站,年产突破10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
在这三个发展阶段,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把握商机,成功转型,快速发展,凭借实力,跻身进入了广东水泥十强企业。
二、节能减排 , 走环保发展道路。
当今社会,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定要走节能减排之路。对国家而言,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企业而言,则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手段。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层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把节能减排当作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遗余力。
1、粉磨站大量使用工业废渣。
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所有粉磨站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技术,从外地购买水泥生产用的半成品(旋窑熟料),大量使用铁合金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粉等工业废渣,掺入量达到了30%以上,生产中没有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排放。节约了资源,达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兴建矿渣微粉项目。
目前,社会的发展碰到资源短缺的瓶颈。矿渣微粉掺入到混凝土中,不仅可以等量取代水泥,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同时由于其利用的是炼铁钢废弃物,不仅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正是看到生产矿渣微粉的市场前景,既达到废渣的综合利用,符合国家政策,又能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契机,集团于2011年4月投资兴建年产60万吨立磨矿渣微粉生产线,经过8个月的紧张建设,于12月25日成功投料生产。该生产线的投产,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为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注重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由于是技术人员出身,吴国强董事长等公司领导长期在企业生产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一为降低能耗,二为提高效益。
一是抓技改。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舍得花重金用于技术改造。如联合重组惠州市宝湖建材制造有限公司和收购了惠州市惠阳双新水泥有限公司100%股权后,都投资6000万元,进行增加大型锟压机的一系列技术改造,以降低能耗,多掺工业废渣,提高水泥质量。二是敢于采用新设备。在粉磨站中,通过采用先进的磨机设备和技术,提高粉磨能力,降低能耗,提高产量。三是重视使用新技术。水泥助磨剂技术是水泥企业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支撑技术之一。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很早就广泛地使用水泥助磨剂,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泥综合成本。
4 、重视环保,实行清洁生产。
节能减排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基本国策。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企业,如何做好节能、降耗、减排、清洁生产,是当前水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重要问题,企业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领导非常重视环保问题,认识到只有做好环保工作,才能确保企业的生存。
公司投资3000多万用于环保设施建设,使水泥厂达标排放,顺利通过了省、市县环保部门的达标验收。2011年5月,惠州罗浮山旋窑水泥有限公司顺利通过省级清洁生产验收、惠州国强水泥有限公司通过市级清洁生产验收。不仅如此,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环保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从而推动公司环保治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轨道,有力地保证公司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2011年8月,集团公司下属五间厂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强了企业的各项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环保意识,使质量管理与环境管理同步推进,达到了“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环境绩效”的目的。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的通过,为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吴国强董事长看来,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众所周知,传统水泥行业一直以来是粗放型管理,立窑企业脏、乱、差特点更为突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在水泥行业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走在了行业前列。仅看几个举措可见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的与众不同。
1、对标管理。
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对下属五间厂各项工作实行“对标管理”,对每月各厂进行对标考核,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各厂进行季度对标检查。检查的过程中,各厂的同事相互交流,好的方面充分借鉴,不足的地方积极改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8S”管理。
为了全面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生产现场更优化,为员工创造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消除安全隐患,节约成本和时间,提升员工真、善、美的素质修养,从而塑造一流的公司形象,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 清洁【SEIKE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节约【Save】和学习【Study】的“8S”管理,厂区环境和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加强培训。
公司非常重视经营管理团队的培训工作,为了丰富企业营销、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执行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业务水平,集团每年都花大量财力和时间用于员工培训。如耗资20多万元,与中旭企业顾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分期分批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参加了中旭集团的鹰式管理模式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全面提升了公司领导层的管理技能,强化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企业执行力得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员工的素质和精神面貌都得到很大改观,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热衷公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情系慈善事业,不忘回报社会,造福于民。吴董多次说过,做企业不仅企业赚钱,还要回报社会,要为社会做点贡献,这是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吴董和集团每年都乐于公益事业,捐资用于兴建学校、公共建设、山区建设等,仅2011年至今就捐款600.00万元。
多年来,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按照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认真做好对口扶贫工作。博罗县柏塘镇洋景村是集团的挂点帮扶对象。自2003年以来,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已共计投入186万元资金进行挂钩扶贫帮扶项目建设,项目内容包括道路建设、洋景村文化广场建设、洋景村医疗站建设,捐助洋景村金鸡村小组60岁以上老人“生果金”、洋景村小学扩建、扶助贫困生读书等,为支持贫困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公司自成立以来,吴国强及其公司情系桑梓,关心家乡的发展,捐资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投资建设家乡,从1998年到2011年捐款公益事业等共1532.21万元。
谈起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今天的点点滴滴,就像看到自家小孩长大成才,吴董颇感欣慰。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勤劳睿智、勇于拼搏的罗浮山人不会满足于现状,早已定下了发展大计。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是以水泥为依托,进一步扩大产业链,往新型建材方向发展。远景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的建材产品供应商及水泥粉磨技术的领先者,做到产品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
情系水泥,志存高远。吴国强董事长正带领他的团队奋力前行,希望在新的征途上,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走得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