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水泥经济运行分析与2011年预测
2011-04-22
2010年广东水泥经济运行分析与2011年预测
一、 总体运行概况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8.76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2.3亿吨,增长了13.97%。
和全国形势一样,广东今年水泥产量稳定增长。12月份水泥产量为1349万吨,全年累计产量为1155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484 万吨,增长了14.7 %。1-12月广东水泥产量见表1。
2010年12月份水泥(熟料)产量月报表 (表1) | ||||
本月产量(万吨) | 累计产量(万吨) | 累计增长(%) | ||
全国 | 水泥 | 17161 | 187672 | 14.0 |
熟料 | 10855 | 117851 | 8.6 | |
其中窑外分解熟料 | 8932 | 94950 | 18.8 | |
广东 | 水泥 | 1349 | 11551 | 13.5 |
熟料 | 824 | 8301 | 7.1 | |
其中窑外分解熟料 | 580 | 5915 | 16.6 |
广东水泥经济运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
1、产量稳定增长。2010年2月后,基本上每月水泥产量逐月上升(见图1),据报表统计,从4月份开始,水泥产量每月都在900万吨以上,9月份开始,不仅没有受亚运会停工的影响,相反,由于赶工期,加快了许多工程的建设速度,9月到12月水泥产量不减反增,生产形势超出预料,由于全年生产通畅,没有受天气和亚运会的影响,全年生产销售红红火火,形势一片大好,2010年是2008年以来水泥生产形势最好的一年,所有指标均创近三年最好水平(见图1和图2)。
2、结构继续优化。一直以来,广东水泥的最大特点是立窑水泥唱主角,从
2003年以后,随着海螺、台泥等先进大集团进入广东,塔牌、越秀和光大等本地品牌企业的积极进取,我省水泥工业开始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预分解熟料比例继续提高,水泥产业技术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打破了广东水泥立窑“一统天下”的局面。到2010年年底,我省预分解窑熟料产量所占全省熟料产量的比例,已由2008年底的51.68%提升到目前的70.38%(见下图),如果把每年华润、海螺和台泥几大集团从广西进入广东的产品计算在内,市场上水泥消费结构中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达到80%,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3、价格逐步回归。长期一段时间以来,水泥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水泥价格逐步提高。2010年1-12月,一方面,春季前后,各大水泥企业采取有计划安排设备保养维修,合理安排生产等措施,市场供求关系相对合理,一改往年春节后淡季水泥价格大幅下跌的局面;同时,由于一季度碰到干旱天气,导致西江水位持续低位,延续广东枯水季节西江运输困难状况,广西水泥进入不畅,导致广东水泥市场供应量不足,需求旺盛,价格得以保持稳定,广东水泥价格一直维持在360-400元/吨左右。另一方面,从2010年11月份以后,国家和省为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开展了节能监察行动,不少地区都采取了拉闸限电措施,部分地区的水泥企业用电受到限制,产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加上建筑施工旺季,出现价高货紧、量价齐升的情况,另外,原材料如煤炭和粉煤灰等价格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泥价格的攀升。到2010年12月为止,广东水泥价格又上涨到接近2008年的最好水平(见图3和图4)。长期以来,水泥的价值和价格严重倒挂,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得到了理性回归。
近3年珠三角地区的水泥价格变化情况见图3和图4。
2010年1-11月广东水泥行业经济效益表 (表2) | |||
指 标 名 称 | 本年本月 止累计 (亿元) | 去年同月 止累计 (亿元) | 累计增长率 (%) |
主营业务收入 | 404.40 | 301.60 | 34.08 |
主营业务成本 | 348.61 | 265.55 | 31.28 |
营业费用 | 6.14 | 5.34 | 14.98 |
管理费用 | 10.95 | 8.72 | 25.57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1.18 | 1.07 | 10.28 |
财务费用 | 4.44 | 4.18 | 6.22 |
利息支出 | 4.52 | 3.88 | 16.49 |
利润总额 | 27.52 | 12.24 | 124.84 |
亏损企业亏损额 | 2.22 | 3.42 | -35.09 |
利税总额 | 43.19 | 24.91 | 73.38 |
应收帐款净额 | 30.10 | 25.38 | 18.60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 155.47 | 133.28 | 16.65 |
资产总计 | 446.69 | 388.52 | 14.97 |
负债总计 | 289.21 | 249.80 | 15.78 |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信息部)
5、水泥项目投资加快。2009年9月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频繁下发红头文件,抑制水泥等行业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的现象。由于基于已开工项目的延续性,2010年1~12月份,全国水泥投资额继续增加,但累计同比增速放缓,增长率只为3.6% 。全国除了西部、西北、东北欠发达地区投资还保持大幅增长外,一些水泥大省都出现了2位数的负增长。广东水泥投资也算一枝独秀,水泥投资完成额排在第8位,增长率为21.91%, 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
广东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由于水泥市场持续利好的刺激加快了建设进度。今年以来,全省已投产的生产线4条,新增生产能力435万吨。
2010年1-12月水泥投资完成额前十名排名 (单位:万元) (表 3)
省 份 序 号 | ||||
本年累计 | 同期累计 | 增长率(%) | ||
全 国 | 15757711 | 15209739 | 3.60 | |
1 | 青 海 | 159933 | 77479 | 106.42 |
2 | 新 疆 | 441991 | 261514 | 69.01 |
3 | 河 北 | 1224352 | 746593 | 63.99 |
4 | 黑龙江 | 448502 | 310623 | 44.39 |
5 | 西 藏 | 27000 | 20000 | 35 |
6 | 内蒙古 | 895828 | 724080 | 23.72 |
7 | 贵 州 | 802547 | 650994 | 23.28 |
8 | 广 东 | 559412 | 458880 | 21.91 |
9 | 江 苏 | 288859 | 237798 | 21.47 |
10 | 广 西 | 814721 | 671873 | 21.26 |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信息部)
6、各地市产量变化特点。今年以来,除了有新项目投产的地区增长较快以外,全省大部分地区放缓了水泥增长速度。其中,广州、江门和梅州三地与去年同期比,增长率为负数。从表4中可看到,湛江、肇庆、河源、东莞和佛山五地水泥增长率分别为45.34%、46.7%、58.7%、57.66%和44.33%,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肇庆水泥的大幅增长是由于华润水泥控股集团在封开的水泥生产基地新线陆续投产,目前已经有2条生产线正在运作,预期第3、4号生产线将于近期相继投产,令该基地的水泥年产能由400万吨提升至800万吨。
2010年1-12月主要城市水泥、熟料累计产量一览表 (表4) | ||||||||
地区 |
水泥 (万吨)
| 累计增长率(%) | 水泥熟料 (万吨) | 累计增长率(%) | 预分解窑 熟料 (万吨) | 累计 增长率(%) | ||
全 省 | 11550.92 | 13.49 | 8301.14 | 7.05 | 5915.39 | 16.63 | ||
广州市 | 867.91 | -2.84 | 371.45 | -18.49 | 365.31 | -9.55 | ||
江门市 | 959.52 | -4.26 | 378.24 | -2.93 | ||||
惠州市 | 1467.64 | 9.78 | 681.01 | -10.59 | 628.09 | -4.88 | ||
韶关市 | 403.75 | 2.16 | 288.05 | 0.72 | 97.45 | 3.57 | ||
湛江市 | 583.26 | 45.34 | 122.60 | 20.03 | ||||
茂名市 | 251.36 | 18.62 | 164.96 | 2.67 | 27.19 | 8.024 | ||
肇庆市 | 665.81 | 46.7 | 620.88 | 60.48 | 579.78 | 198.13 | ||
梅州市 | 1336.78 | -1.05 | 1096.30 | -1.425 | 453.94 | 6.09 | ||
河源市 | 182.88 | 58.7 | 113.87 | 23.9 | ||||
清远市 | 2655.02 | 8.79 | 3267.44 | 9.92 | 2882.75 | 14.14 | ||
云浮市 | 705.98 | 15.69 | 911.09 | 12.18 | 834.10 | 13.21 | ||
阳江市 | 331.34 | 34.76 | 202.13 | 10.05 | ||||
珠海市 | 112.55 | 21.69 | ||||||
佛山市 | 635.54 | 44.33 | 74.57 | 144.55 | ||||
中山市 | 5.33 | 2.262 | ||||||
东莞市 | 249.03 | 57.66 |
二、2010年广东水泥市场利好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拉动水泥市场。2010年年初开始,由于国家实施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尤其是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逐步落实,广东采取的“三促进一保持”和启动“新十项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各地加大投入基础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2010年,广东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13.19亿元,增长20.7%,其中:城镇投资12870.25亿元,增长23.9%;农村投资3242.94亿元,增长9.4%。
2010年,广东共有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3145个,比2009年增加500个,投资规模为31440.44亿元,同比增长29.2%,增速高于所有在建项目3.1个百分点;完成投资6545.95亿元,增长24.5%,增速高于在建项目完成投资4.7个百分点。这些固定投资和重点项目的建设,成为我省2010年水泥的强大需求。
2、房地产投资增长超预期。由于国家对房地产的一系列调控政策,2010年年初对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不太乐观。纵观一年情况,房地产投资发展超预期,对水泥市场拉动较大。
2010年,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59.69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9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22.71%,占GDP总量8.05%,比重较上年均略有提高。数据显示,2008年下半年国家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在流动性充足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的背景之下,房地产业吸收了相当一部分资金,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在2010年实现了快速反弹。
从月度数据看,上半年投资增速逐月提高,但下半年开始逐步回落,全年增速比1-11月回落了3.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进一步扩大。按用途划分的完成开发投资当中,住宅完成投资2538.02亿元,同比增长20.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5%;办公楼及商业用房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1%和27.2%,增速同比分别下降21.3个和提高3.9个百分点;其他投资同比增长37.5%,增速明显高于住宅、办公和商业用房投资。
由于房地产开工开发投资仍然较大,加上政府督促和销量反弹,开工率继续上升,给水泥销售带来很大的支持。2010年水泥产量的稳定增长,离不开房地产的投资拉动。
3、亚运会成为推动水泥消费的一大引擎。原来以为由于亚运的举办,广州地区及周边水泥厂的停工会对第四季度的水泥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实际情况比预测的乐观 。亚运会期间除了越秀、荔湾、天河、海珠、白云、黄埔区中心六区以及与亚运比赛场馆直线距离3公里以内、亚运城直线距离8公里以内的一类控制区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外,其他二、三类控制区可申请特许施工,地铁工程、省市重点工业和交通项目、非商业投资房屋建筑工程等可按规定照常施工。这样,重点工程的持续建设,非但没有影响到水泥供应。反而继续了历年广东水泥市场旺季的惯例。
4、淘汰力度加大。2009年底止,我省累计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达到5100万吨,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2010年,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全国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把2010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下达各地。广东省结合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确定第三季度前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30万吨,高于之前工信部提出的500万吨要求。广东省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已经分解落实到各地市,公布了具体的淘汰企业名单,严格执行差别电价等政策,限制高耗能企业生产。
同时,为保证淘汰落后产能的成果,广东省还提出要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核准和审批等措施。2010年7月6日至13日,广东省公示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009年核查结果(按60%比例抽查),经现场核查结果统计显示64家企业合格,9家企业不合格,不合格的企业只占少数。在各项淘汰落后政策举措的作用下,2010年我省很多立窑企业运转率进一步降低,立窑产能大幅下降,为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腾出了较大的空间。
5、行业集中度发挥作用。 近两年,随着台泥收购英德昌兴全部产能及英德海螺部分产能,华润水泥2010年分别收购了龙门环球、阳春和越秀水泥,成为我省产能超千万吨的大型水泥企业。随着新型干法产能逐步占据我省水泥市场的主导地位,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也在大企业的带动下得到了提升,大企业对市场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2011年发展预测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虽然2010年我省水泥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但国内外发展环境日渐复杂,很多因素不明朗,也给水泥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水泥行业为典型的周期性、投资拉动型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波动密切相关。
(一)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1、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各项投资增速会减缓。4万亿刺激计划启动于2008年末,根据基建项目通常不到3年的完成期,这些项目2011下半年将逐步完工,对国内投资增长的提振效应递减。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预计在操作层面会有一定的调整。考虑到今年政府的税收优惠减少以及刺激性开支减少,预计财政扩张的力度将减弱。财政支持政策将主要集中于消费、节能环保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今年可能出现明显分化,其中农业、水利、保障性住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可能较快,而钢铁、水泥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可能趋缓。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西藏和四省藏族聚居区以及新疆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国社科院近期做出预计,2011年中国全社会投资的增速将达到20%左右,低于2010年24%左右的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的放缓,直接结果会导致水泥投资增速和水泥产量增速的放缓,对拉动水泥需求的贡献率会下降。
2、2011年水泥产业链下游需求的关键变量在房地产。2010年4月中旬国家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政策效力将在2011年逐渐显现。
第一,国家对预售资金加强了监管,目前对开发商来讲,由于开发商集中在预售资金监管前拿了预售许可证,致使开发商2010年并没有受到资金监管,而今年的新项目将会受到此政策影响,预计今年开发商会受到此政策影响较大,部分开发商资金回笼进度受到压力。目前房地产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到位的问题。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回落,开发企业到位资金趋紧的情况。
第二,去年国家对楼市调控政策以“堵”消费者为主,2011年的调控政策方向将以疏为主,预计今年政策内容可能不再在限购上做更多的拓宽,而从开发商资金、土地供应上做进一步深入,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涨幅已经出现滞涨,受严厉调控政策的影响,接下来数月,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将会逐步降温,同比增幅将持续回落。预计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会比今年回落10个百分点,低于20%。
第三,各地政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将是2011年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2011年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000万套。这一数量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据测算,完成这些建设目标需要投资1.3万亿元。预计2011年保障性住房投资继续保持75%的强劲增长,由于其占比较小,2009年保障性住房仅占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6.3%,估计2010年占比7.2%,对于整体房地产投资的贡献较低。但保障性住房能否可弥补房地产投资增幅减缓对水泥市场的影响,存在很大疑问。
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落实是很大的问题。据统计,2010年1月-11月,广州完成保障房建设投资24.35亿元。2011年保障房建设资金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近3倍,需要的保障房建设资金超过80亿元,目前资金尚存在缺口。此外,广州保障房建设还面临着供地不足、配套不足、社会力量建房积极性不足等困难。根据深圳市住建局公布的信息,2010年原本计划筹建16.9万套保障性住房,但竣工量不理想,仅占原计划12%,已开工或在建住房约7.9万套,占47%。仍然有大约7万套保障房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开工率低、竣工率低、有效供给低,建设进度缓慢,成为公众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印象,发达城市如此,其他城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大全国性难题,各地能否完成年度任务仍存疑问。
3、节能减排工作对企业影响大。“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加紧节能减排工作。据2010年6月有关部门对水泥行业的能耗限额监察,发现问题不少,很多企业未开展能效对标工作,能源管理基础非常薄弱,部分企业计量、统计管理不规范,导致一些尽管拥有较先进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的企业仍然超限额。随着国家对重点耗能企业监管要求的提高,预计“十二五”将根据新增能耗情况增加监管企业的数量,并对大型的重点耗能企业逐步实施在线计量,如目前电力系统已经制定了在线监测的工作实施方案。2011年,水泥企业要加强日常节能管理和开展对标工作,要注意“十二五”期间对重点耗能企业监管考核的规则变化和政策导向,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些都会加大企业相关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做得好坏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运作。
(二)水泥行业本身因素的不确定性
1、能源和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难题依然存在。影响企业经营成本最大的是燃料和原材料的涨价。以燃料为例,据监测数据,2010年12月,广东建材企业煤炭平均购进价格为740元/吨,比去年同月上涨116元,全年平均比去年同期高85元。无烟煤平均购进价格为850元/吨,全年平均比去年同期高168元。烟煤平均购进价格为703元/吨,全年平均比去年同期高101元。
广东水泥企业无烟煤平均购进价格805元/吨,烟煤平均购进价格为910元/吨。比去年12月分别提高了122.5元和 137.5元。预计2011年,煤价预计上涨15-20%,加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2、水泥价格保持平稳,略有上升。目前为止,广东已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企业34家,生产线共计49条,熟料生产能力5700万吨,目前我省还有约3500万吨的立窑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粤东西北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十二五”期间淘汰力度和难度会继续加大,而2011年估计新增的产能可以达到1240万吨,抵扣淘汰部分尚有富余,可见,我省水泥市场供需关系要维持平衡仍有较大的压力。另外,原材料和煤价上涨推动水泥生产成本增加,我省2011年水泥价格维稳是趋势。
综上所述,虽然,2011年有一些不明朗的因素,但在基础设施方面,“十二五”高铁将是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水利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为水泥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政策给力,行业整合时机已经成熟。《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均提出鼓励现有水泥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行业集中度……。预计2011年,可顺延2010年的景气指数,水泥市场产销可以保持平衡,价格维持稳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行业会健康稳定发展。